课题组赴捷克布拉格参加2025年戈尔德斯密特会议

2025-07-20
215


    2025年戈尔德斯密特会议(Goldschmidt 2025 Conference)于2025年7月5日-7月11日在捷克布拉格国际会议中心召开。本会议是由国际地球化学学会(Geochemical Society)和欧洲地球化学协会(EAG)联合主办,是地球化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年度国际学术盛会。会议主题涉及行星地质学、地球内部的化学与动力学、岩石圈过程和演化、火山活动-岩浆系统和危害、地球资源与能源、分析和计算技术的前沿及生命与地球的共同进化等多个学科,共设14个主题,超过100个专题。“幔游”课题组刘建强副教授王小均副教授成倚山博士生参加了本次会议,其中刘建强副教授和王小均副教授作了口头报告,成倚山博士生作了壁报展讲。


7月7日下午,成倚山博士生4a-P1专题上做了题为“Barium Isotope Fingerprint for Recycled Ancient Sediment in the Source of EM1-Type Continental Basalts”的海报展览,展示了运用Ba同位素探讨EM1型大陆玄武岩与源区再循环古老沉积物成因联系的工作(图1)。


图1:成倚山博士生在2025年戈尔德斯密特会议上做壁报展讲


7月8日上王小均副教授02l-O1专题上做了题为“Iron–zinc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source lithology of basalts from the Tristan-Gough-Walvis hotspot track (IODP Expeditions 391 and 397T)”的口头报告,展示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91和397T航次钻孔玄武岩样品的研究进展,主要介绍了运用Fe同位素探讨Tristan-Gough地幔柱岩性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工作(图2)。


图2:王小均副教授在2025年戈尔德斯密特会议上做口头报告


7月8日下午刘建强副教授04f-O1专题上做了题为“The Ba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Fagradalsfjall Fires reveals fluid-modified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mid-Atlantic ridge”的口头报告,展示了运用Ba同位素示踪冰岛玄武岩地幔源区物质组成的工作(图3)。


图3:刘建强副教授在2025年戈尔德斯密特会议上做口头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