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初夏,“幔游”课题组迎来了又一个硕果累累的学术收获季,多位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。在各场答辩会上,毕业生们围绕各自的研究方向,汇报了在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和研究成果,并以沉稳自信的姿态,清晰流利地回答了答辩委员会专家的提问。经委员会评议,一致同意通过所有同学的学位论文答辩,并建议授予相应学位。
5月23日下午,博士生刘晓文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朱共山楼513室进行了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,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为《苏长质HED陨石成因及其母体演化》。本次答辩委员会由南京大学王孝磊教授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伟彪研究员、南京大学于津海教授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秦礼萍教授及南京大学谢磊教授组成,其中王孝磊教授为答辩委员会主席。答辩秘书由南京大学张笑宇博士担任。导师张爱铖教授与陈立辉教授携双方课题组成员出席(图1)。刘晓文是张爱铖教授和陈立辉教授合作培养的博士生。
图1:答辩委员会与刘晓文博士生合影
5月20日下午,硕士生葛子奕和赵雨潇在南京大学朱共山楼513室先后进行了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。葛子奕的论文题目为《中国东北五大连池地区地幔源区岩性及氟氯挥发分特征约束》,赵雨潇的论文题目为《橄榄石斑晶组成制约东北钾质火山岩的地幔源区岩性》。本次答辩委员会由南京大学徐夕生教授、于津海教授及夏炎副教授组成,其中徐夕生教授为答辩委员会主席。答辩秘书由南京大学张笑宇博士担任。导师曾罡副教授携课题组成员出席(图2、图3)。
图2:答辩委员会与葛子奕硕士生合影
图3:答辩委员会与赵雨潇硕士生合影
5月28日下午,硕士生戴成城在西北大学地质系203室进行了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,他的学位论文题目为《用铁-镁同位素制约HIMU型洋岛玄武岩的地幔源区性质》。本次答辩委员会由长安大学吴昌志教授、同济大学俞恂副教授、西北大学朱韧之副教授、吴凯副教授以及刘建强副教授组成。吴昌志教授为答辩委员会主席。答辩秘书由西北大学徐航博士担任。导师陈立辉教授与王小均副教授携课题组成员出席。
图3:答辩委员会与戴成城硕士生合影
6月3日下午,硕士生张晓宝在西北大学地质系218会议室进行了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,他的学位论文题目为《硅酸盐-碳酸盐液态不混溶过程中的Fe同位素分馏——以瑞典Alnö杂岩体为例》。本次答辩委员会由长安大学李佐臣教授、西北大学刘良教授、张超教授、秦江锋教授以及山东科技大学曹玉亭教授组成。李佐臣教授为答辩委员会主席。答辩秘书由西北大学盖永升讲师担任。导师陈立辉教授与刘建强副教授携课题组成员出席(图4)。
图4:答辩委员会与张晓宝硕士生合影
6月3日上午,本科生张蕾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朱共山楼513室进行了申请学士学位论文答辩,她的论文题目为《松辽盆地以东新生代玄武岩源区的地幔岩性制约》。本次答辩委员会由南京大学蔡元峰教授、车旭东副教授、夏炎副教授及曾罡副教授组成,其中车旭东副教授为答辩委员会主席。答辩秘书由南京大学张笑宇博士担任。导师曾罡副教授携课题组成员出席。
图5:答辩委员会与张蕾本科生合影
感谢各位毕业生的精彩奉献,“幔游”课题组以你们为傲!祝各位25届毕业生前程似锦!